卷四十四 ‧ 列傳第四

謝晦字宣明,陳郡陽夏人也。祖朗,東陽太守。父重,會稽王道子驃騎長史。兄絢,高祖鎮軍長史,蚤卒。 晦初為孟昶建威府中兵參軍。昶死,高祖問劉穆之:「孟昶參佐,誰堪入我府?」穆之舉晦,即命為太尉參軍。高祖嘗訊囚,其旦刑獄參軍有疾,札晦代之,

卷四十一 ‧ 列傳第一  后妃

帝祖母號太皇太后,母號皇太后,妃號皇后,漢舊制也。晉武帝採漢、魏之制,置貴嬪、夫人、貴人,是為三夫人,位視三公。淑妃、淑媛、淑儀、脩華、脩容、脩儀、婕妤、容華、充華,是為九嬪,位視九卿。其餘有美人、才人、中才人,爵視千石以下。高祖受命

卷三十八 ‧ 志第二十八

益州刺史,漢武帝分梁州立,所治別見梁州,領郡二十九,縣一百二十八。戶五萬三千一百四十一,口二十四萬八千二百九十三。去京都水九千九百七十。
蜀郡太守,秦立。晉武帝太康中,改曰成都國,後復舊。領縣五。戶一萬一千九百二,口六萬

卷四十三 ‧ 列傳第三

徐羨之字宗文,東海郯人也。祖寧,尚書吏部郎,江州刺史,未拜卒。父祚之,上虞令。

羨之少為王雅太子少傅主簿,劉牢之鎮北功曹,尚書祠部郎,不拜,桓脩撫軍中兵曹參軍。與高祖同府,深相親結。義旗建,高祖版為鎮軍參軍,尚書庫

卷四十 ‧ 志第三十  百官下

給事黃門侍郎,四人。與侍中俱掌門下衆事。郊廟臨軒,則一人執麾。漢百官表,秦曰給事黃門,無員,掌侍從左右,漢因之。漢東京曰給事黃門侍郎,亦無員,掌侍從左右,關通中外,諸王朝見,則引王就坐。應劭曰:「每日莫向青瑣門拜,謂之夕郎。」史臣按劉

卷三十七 ‧ 志第二十七

荊州刺史,漢治武陵漢壽,魏、晉治江陵,王敦治武昌,陶侃前治沔陽,後治武昌,王廙治江陵,庾亮治武昌,庾翼進襄陽,復還夏口,桓溫治江陵,桓沖治上明,王忱還江陵,此後遂治江陵。宋初領郡三十一,後分南陽、順陽、襄陽、新野、竟陵為雍州,湘川十郡

卷四十二 ‧ 列傳第二

劉穆之,字道和,小字道民,東莞莒人,漢齊悼惠王肥後也。世居京口。少好書、傳,博覽多通,為濟陽江敳所知。敳為建武將軍、琅邪內史,以為府主簿。初,穆之嘗夢與高祖俱泛海,忽值大風,驚懼。俯視船下,見有二白龍夾舫。既而至一山,峯㟧聳秀,林樹繁

卷三十九 ‧ 志第二十九

太宰,一人。周武王時,周公旦始居之,掌邦治,為六卿之首。秦、漢、魏不常置。晉初依周禮,備置三公。三公之職,太師居首,景帝名師,故置太宰以代之。太宰,蓋古之太師也。殷紂之時,箕子為太師。周武王時,太公為太師。周成王時,周公為太師。周公薨

卷三十六 ‧ 志第二十六

南豫州刺史,晉江左胡寇強盛,豫部殲覆,元帝永昌元年,刺史祖約始自譙城退還壽春。成帝咸和四年,僑立豫州,庾亮為刺史,治蕪湖。咸康四年,毛寶為刺史,治邾城。六年,荊州刺史庾翼鎮武昌,領豫州。八年,庾懌為刺史,又鎮蕪湖。穆帝永和元年,刺史趙

Copyright © 2007-2025 漢川草廬 sidney@sidneyluo.net